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所有的文章 - 共有 2603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11 秒
側記|出監後重建人生難在哪?初探台灣更生保護機制
2024-09-19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我國於2010年制定《更生保護法》旨在保護出獄人及其應受保護者,幫助他們自立更生、適應社會生活,並預防再犯...然而,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法務部提出「更生人復歸社會及其配套措施」後,我國對於更生人保護的成果,仍不甚理想。出監後,受刑人面臨尋找住所、缺乏穩定經濟來源和遭遇社會偏見等問題,更能凸顯目前更生保護機制的不完善。 為了對現行的更生保護制度進行反思,民間司改會的暑期實習生,...... [閱讀更多]
側記|從死刑到無罪平反,如何復歸社會
2024-09-19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一輩子的練習題|冤案系列講座第三場,在疑案辦展開座談。本次座談的主題聚焦在死刑冤案以及社會復歸兩大關鍵詞上,由死刑冤案平反人「阿強」徐自強以及諮商心理師郝柏瑋共同分享,並且由《徐自強案》擔任志工的林佩穎擔任主持人。 講座開始,主持人林佩穎透過是否聽過徐自強案、有無聽過徐案的講座以及具備心理諮商背景有無來了解現場聽眾對議題的掌握程度,並且透過簡單的快問快答帶領聽眾更快速的了解講座的主...... [閱讀更多]
觀後感|《無罪推定》第四集
2024-09-18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壹、第四集劇情簡介 第四集的劇情主要著墨於原型人物徐自強的臺灣高等法院更六審(臺灣高等法院94年重上更(六)字第90號刑事判決,98年12月8日仍舊宣判徐自強死刑)審理期間。 劇中男主角李正碩律師因考慮到司改會的財務問題,忽然不讓劇中女主角許雁青律師繼續參與劇中冤案人物楊明德的更六審審理程序,改讓言談中充滿對女性律師許雁青的性別歧視的張品嘉律師,且是《無罪推定》第3集劇情當中在...... [閱讀更多]
羅明村案講座合作邀約|前刑事組組長的貪污冤案
2024-09-16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炎炎夏日中,當我們享受著自由時光,在冷冷清清的牢房內,羅明村卻在與遲到27年的正義鬥爭。曾經,他是台灣最年輕的刑事組組長,為社會安全而不懈努力。現在,他在宜蘭監獄,每日面對冰冷的鐵窗。 民國86年,羅明村被指控收受黑道50萬元賄款、包庇罪犯。儘管羅明村有領槍紀錄、會議紀錄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顯示法院認定羅明村收賄的時間點,羅明村正在處理當時社會矚目的白曉燕命案,但羅明村還是被法院依...... [閱讀更多]
聲明|司改會針對國科會「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之意見
2024-09-13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English Version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簡稱「司改會」)長期推動民主法治,尤其近年積極關注公私部門在快速數位化的過程中,對人民權利、公權力界線等權力結構之改變。而身為法律專業的公民團體,司改會致力於推動數位權利的法治化,強調唯有當人民的權利在法律上獲得充分的肯認與保障,並且建立實際上可操作、可究責的機制,我們才能系統性、全面性的保障數位時代下人民的自由與集體的民主社會。...... [閱讀更多]
數位法治|數位權利法案
2024-09-12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 撰寫團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數位法制專組 ▶ 版本|第1.1版 (公開徵詢用,非定稿) ▶ 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 按此下載 意見箱 對於這份「數位權利法案」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告訴我們您的意見,並留下您的E-mail,以助於後續聯絡。 ...... [閱讀更多]
聲明|警察刑求濫權頻傳,檢察官視而不見 呼籲儘速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
2024-09-11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今年2月桃園警分局武陵派出所三名警員對黃姓少年動用私刑。近日,檢方對其中1名員警不起訴、2名員警請求法院從輕量刑。就此,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謹聯合提出聲明,並提出3點呼籲如下: 一、公權力再次失控,警員刑求少年檢察官竟以「一時心急」建請法院輕判,漠視刑求傷害 據報載,今年2月武陵派出所的警員對17歲黃姓少年以使用電擊槍、印台、警棍毆打等手...... [閱讀更多]
實習心得|正義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需要努力才能得到
2024-09-11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作為司改會實習生的十三個工作天,打開了我過去不曾想像的眼界,走在平時生活的路上,對世界也有了不一樣的詮釋。第一次踏入法律的現實面,狠狠打擊了我對法律的想像。過去,我對法律的認識停留在書籍與電影內的詮釋,以及專題中對古典法學理論的研究。而司改會卻站在最現實的角度處理著社會上真實的案件,撇除了理論而真實發生的案件。 學法律不能只靠想像,必須走進現實的法律場所,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何謂法律」...... [閱讀更多]
側記|影集《無罪推定》編劇的心路歷程,談如何把冤案議題帶到影視裡?
2024-09-10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你能想像每天被迫關在獄中持續16年,甚至有4年只能在1.368坪的房間嗎?你能想像每天需要拖著2公斤的腳鐐持續10年,僅為了一件自己根本沒做的事嗎?這些看似荒腔走板、藐視人權的敘述,卻著實地在民國80年代的台灣社會上演著,也是本劇主角楊明德的原型——徐自強。 從此停滯的16年 民國84年,徐自強頂下了岳母的小檳榔攤,為了孩子升小學做準備,一切看似平凡無奇,但在兩個月後,他卻意外...... [閱讀更多]
聲明|沈冤多年由檢察官提起再審 盼王隆昌早日清白
2024-09-09 08:00:00 by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引用來源]
今日,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高檢署)有罪確定案件審查會發函,認為王隆昌所涉冤案應提起再審。就此,民間司改會義務律師團發表聲明如下: 一、以合作取代對抗,盼能為王隆昌平反冤抑! 2017年,法務部參採定罪完善小組(conviction integrity unit)的精神,正式公布〈檢察機關辦理有罪確定案件審查作業要點〉,讓檢察體系再次審查有罪的判決是否有冤。有罪確定案件審查會的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