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傑 - 的 同標籤文章 - 共有 215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08 秒

停止自我挫折是成功的第一步

2017-04-17 17:15: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我的身材不夠好,這件衣服不適合我。」 「等我瘦下來以後再穿比較好。」 「我要多上課、多念點書然後再去爭去我想要的職務,現在我能力不夠啦。」 「我要再多努力工作加班,等我有表現了自然有機會加薪陞官。」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不少人都有一種傾向稱之自我挫折,意思就是雖然已經展現出足夠的能力,仍不能完成對於實現個人目...... [閱讀更多]

你確定你在做行銷?

2017-04-07 14:32: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以為自己在做行銷的,主要的工作是算數學、做報表、扛業績承擔明天的營收數字,多數的時間在粉絲團PO文計算按讚、留言、點擊數與轉換率,還有計算廣告投放的成效與隨時調整、監控GA流量分析調整頁面圖文等等,其實你是業務。 初階的行銷會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透過STP、4P、SWOT、PDCA等多樣策略規劃工具,根據本身企業、商品的資源產生最大曝光,這時侯你會幫公司弄個漂亮的...... [閱讀更多]

恐懼的來源

2017-03-29 17:01: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恐懼的來源 你是否害怕在公開場合的舞台上演講? 你是否害怕在公司的會議中發表意見? 你也害怕離開家鄉、換新工作、向心愛的人告白、身體健康檢查、搭飛機,甚至是到陌生的餐廳點餐? 恐懼有非常多種各式各樣的形式,有的是輕微的緊張有的會讓你害怕得無法動彈,腦袋一片空白以至於做出許多令你懊悔的決定或行為。 恐...... [閱讀更多]

社群經營的關鍵

2017-03-14 15:57: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如同上次於」 經營社群? 其實你搞錯重點了。」所提到的不管你用哪個平台來作社群的聚集地都無所謂,因為社群是特定的一群人,這群人因為共同的信念而聚集,問題是… 能持續多久? 是否能驅動特定行為? 答案是組織 沒有組織,什麼事都做不成。 國際民意調查專家克雷格查尼(Craig Charney...... [閱讀更多]

經營社群? 其實你搞錯重點了。

2017-03-11 21:09: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經營社群? 其實你搞錯重點了。開一個Facebook粉絲頁、社團或是Line群組,或是潮一點開個instagram帳號,接下來你都知道,要針對自身品牌或商品、服務的定位,提供良好的圖文內容,搭配精確的廣告投放技巧來吸引一群新粉絲,接下來定期利用各項活動、新聞議題、節慶話題甚至是搞笑有趣幽默的內容來促進消費者與你、消費者與消費者的互動,傾聽消費者的反饋、留言然後及時反應,並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優惠或是獎...... [閱讀更多]

三秒鐘搞懂如何交到女(男)朋友

2017-02-25 11:06: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身分稀缺性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工具人與肥宅,就像滿地的石頭,你完全不會注意更不要說撿起任何一顆了,為自己創造一個相對稀少的身分可是大大加分,例如學校內的洋人總是吸引較多的注意一樣。若你對文學有興趣,就可以是這群人中相對能吟詩作對的文學家身分、歌唱得好也是、對於流行很敏銳的也可以一種,特殊的的自我定位創造相對的稀缺性。想像空間想像空間是愛情萌芽的土壤,對方會在腦中想像與你的未來發展,這個想像中的未來多...... [閱讀更多]

消費性商品熱賣的秘密

2017-02-24 11:32: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消費性商品熱賣的秘密 創造最多詮釋可能,最大想像空間。 每一個人都是主觀的,你覺得榴槤好吃而我不覺得,你覺得林志玲是美女而我不覺得,榴槤、林志玲指涉的想像空間較小,因此市場潛力就會有所侷限,因此若你的商品是一般消費性商品,也就是針對一般大眾非特定人,行銷的關鍵就會在創造最多詮釋可能與最大想像空間。 例如觀賞電影鐵達尼號的時...... [閱讀更多]

努力其實是一種怠惰

2017-02-23 15:49: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努力其實是一種怠惰 你用實際上的勞做,掩飾思惟上的怠惰。 這就是一種安慰劑效應,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 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 effect,來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 [閱讀更多]

人生啊,我不服。

2017-02-12 16:07: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一個來自玉里的十歲出頭的小朋友,一個人在台北工作了數十年,當過舒潔衛生紙的業務,也嘗試與朋友合資製造泡棉的工廠失敗,最後為了穩定的養家活口,在最後的十多年以開台北市公車維生,雖然養了兩個小孩長大成人,但卻沒有存款、房子、車子,一生租屋、開二手車,這樣的一個人是我父親,他有句口頭禪是:「沒法度。」當買了樂透彩券,沒中獎。他會說:啊,沒法度。當工作不順利、買股票賠錢。他會說:啊,沒法度。「沒法度。」以...... [閱讀更多]

找出消費者共同的想像,而不是標籤他們

2017-02-10 10:12:00 by 林文傑 @ 林文傑 [引用來源]

找出消費者共同的想像,而不是標籤他們例如當你賣冰箱的時候,SEO、SEM只設定關鍵字"冰箱"、"冰箱維修"、"冰箱推薦"、"二手冰箱"、"冰箱優惠"等等?當你使用社群分析只找在網路上有PO出冰箱相關關鍵字的消費者,然後鎖定他們投廣告?以上類似的作法,並不是"行銷",這是偷懶,這是用煙火掩飾思考的怠惰。這就像影片中以個人身分、職業、年齡、學歷、地區、種族等等標籤將人群分類一樣,以明顯可見的外在資訊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