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 的 同標籤文章 - 共有 113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08 秒
【電影】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立場表達之精工巧妙
2018-03-12 18:52:57 by damol941705 @ MoVie x MuZik = Vie. [引用來源]
看過《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不下十次,當年上映還趕在一週內擠進電影院觀賞,續集《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上映當天下班後便衝往電影院,現場座無虛席。 對電影會如此熱愛,除了延續來自《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的尊敬與佩服,或許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來自小時候的記憶(不是課本那種)。 媽媽童年和外婆住在東勢山上,山上住的都是泰雅族原住民。外公過世後,有幾次我們帶著外婆回去山上看看老...... [閱讀更多]
【電影】阿莉芙 Alifu:The Prince/ss:所以我用簡單的日常說一件不簡單的事
2018-02-12 19:34:00 by damol941705 @ MoVie x MuZik = Vie. [引用來源]
我一直記得,有次與好友兩人坐在學校階梯上等下一節課,他突然轉頭跟我說了一件事。 電影《阿莉芙》上映時剛好搭到同婚的浪潮,在潮流中慢慢前進,接著金馬獎又掀起一波熱,同志議題再度讓人注意。或者應該說,已經無法正面忽視了。 本片由三段故事線架構起,帥氣的佩真是T,他與主角阿利夫(舞炯恩 飾)一起在髮廊上班,走路姿態嫵媚的阿利夫有天接到爸爸通知,叫他回家鄉一趟。...... [閱讀更多]
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2018-02-08 18:23:46 by 翁 正杉 @ 宜蘭新聞網 [引用來源]
新聞中心/整理 宜蘭縣統計截至107年1月底止,原住民總人口數為1萬7,031 人,其中山地原住民1萬4,484人,平地原住民2,547人,分佈於宜蘭縣12個鄉(鎮、市),除拉阿魯哇族人外,共有15族,其中又以泰雅族及阿美族為大宗,大同鄉及南澳鄉為原住民鄉,其餘10個鄉鎮市均屬都會區,近年來,都會區人口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都會區人口計有6,611人,反應出原住民因原居住地生活條...... [閱讀更多]
南澳鄉5個部落 正式掛牌「文化健康站」
2018-02-01 12:47:07 by 翁 正杉 @ 宜蘭新聞網 [引用來源]
記者陳建輝/南澳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民國95年8月訂頒「推展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實施計畫」,結合部落宗教組織的人力、物力等資源辦理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尤其針對偏遠地區、福利資源缺乏且不易取得照顧服務之部落為優先補助對象,以提供原住民族老人預防性、關懷性及連續性的照顧服務,而民國104年正式更名為部落文化健康站。。 宜蘭...... [閱讀更多]
「資助之愛在洄瀾」 走訪花蓮原鄉部落
2018-01-28 21:01:07 by 翁 正杉 @ 宜蘭新聞網 [引用來源]
新聞中心/整理 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於1964年,54年來,因著社會大眾的愛心與幫助,在台灣偏鄉部落、離島及濱海地區都有展望會社工服務的腳蹤,特別是透過「資助兒童計畫」長期且穩定的一對一資助關係,陪伴許多花蓮貧困家庭的兒童翻轉生命、有機會讓人生迎向豐盛。 台灣世界展望會自1973年透過「資助兒童計畫」與早期部落計畫區社區發展的...... [閱讀更多]
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 透過服裝說故事
2017-11-21 20:00:23 by 戴伊妏 @ TNN滔新聞 [引用來源]
[embedded content][embedded content]今年在加拿大溫哥華時裝周,以黑白對比的時裝驚豔全場,宋鎮邁出席亞太經合會議,也選擇同款禮服出席晚宴。沙布喇‧安德烈不只是令人驚豔的服裝設計師,更是擅長用服裝說故事的高手。以藍色隱喻海洋與淚水,演繹噶瑪蘭公主的淒美愛情,原民神話轉化成幾何印花,讓美麗服飾多了動人故事。設計師 沙布喇‧安德烈我認為創作它比較像是一種個人內化的,經過...... [閱讀更多]
「漫遊大同山旅.草地音樂會」雨中登場
2017-11-11 23:30:14 by 翁 正杉 @ 宜蘭新聞網 [引用來源]
記者曾瓊儀/大同報導 不畏風雨照常舉行的「2017年漫遊大同山旅.草地音樂會」,展現原住民生命力的韌性,雨中的九寮溪很美,雨中的原住民舞蹈很美,雨中的原住民歌聲更美! 宜蘭縣大同鄉公所於本日(106年11月11日)上午10時在大同鄉旅遊服務中心辦理【漫遊大同山旅-九寮溪步道健行】活動,並於健行後發行紀念小禮品-木製明信片。陳成功鄉長於上午10時為健行活動鳴槍,正式為健行活動揭...... [閱讀更多]
花東原創生活節 帶您從藝術看花東人的故事
2017-11-11 20:00:41 by 戴伊妏 @ TNN滔新聞 [引用來源]
[embedded content][embedded content]旋轉的木片讓燈光忽明忽暗,地上的光影讓人有感時間的流逝,2017花東原創生活節,用「看不見的時間」當主題,打破外界對花東人生活悠閒的刻板印象。原住民藝術家 伊祐‧噶照用木頭、水管還有複合媒材打造土地的內在結構,不論城市、樹木、建築都是吸取土地的生命,而過度開發下,讓名為土地的媽媽,把心都掏了出來。熱愛土地的原住民,把當令食材洛...... [閱讀更多]
災後重生 MATA家屋看見原民生命力
2017-11-07 21:30:36 by 戴伊妏 @ TNN滔新聞 [引用來源]
[embedded content][embedded content]2016年七月開張三天,尼伯特颱風吹走千萬裝修,連屋頂都沒留下。一群原民的孩子與婦女,不靠捐款用他們的方式,發揮創意與介紹服務,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站立。副總經理 林志豪颱風對我們來講,並沒有打倒部落孩子們的心境,MATA在南島語系裡面來講,是指眼睛的意思,透過國外或國內旅客們的眼睛,來認識我們的原民文化,更特別的是我們MATA裡...... [閱讀更多]
MATA家屋-原味廚房
2017-10-30 22:00:08 by 戴伊妏 @ TNN滔新聞 [引用來源]
[embedded content][embedded content]大家好,美味藏鏡人今天帶你來到台東一家非常具有原住民特色的會館,耶?這邊有一個人在烤東西,我們來看看他是誰?哈囉,大家好,我是MATA家屋的主廚,我叫做阿俊。李人俊 26歲師承阿美族廚神陳耀忠,專研原住民主題創意料理和傳統料理5年經歷,曾任職陶甕百合春天原住民主題餐廳、巴哥浪船屋,現任台東MATA家屋餐飲主任。想要吃吃看不一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