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力點線面 - 所有的文章 - 共有 77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15 秒

效仿「好撒瑪利亞人」愛鄰舍 芥助網關懷社區有需要的人

2019-11-29 14:17:01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盧明正、胡善慧在《聖經》中有一則著名的故事「好撒瑪利亞人」(Good Samaritan),源自於耶穌與一位律法師的精彩對話。當時這位律法師想挑戰耶穌,便問:「我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永生?」耶穌反問:「律法書上寫的是什麼?」律法師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回答:「你說的沒錯,就是這麼做。」律法師於是故意再問:「但誰是我的鄰舍呢...... [閱讀更多]

鄰舍節活動浪潮席捲全球 亞洲首辦在台灣

2019-11-29 14:14:04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張以牧、盧明正1990年在法國,一位獨居老婦人在家中過世,卻足足兩個月後才被鄰居發現。這件事情深深震撼住在附近的雅塔那斯‧培利妨( Atanase Périfan)。他開始與朋友在巴黎17區成立「巴黎朋友會」(Association Paris d』amis),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人、為獨居者舉辦聖誕派對、打造日托中心等,而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從1999年起舉辦的「鄰舍節」(Immeuble ...... [閱讀更多]

精障者社區照護有多難?友善讓「我們與應思聰的距離」不再遙遠

2019-11-22 17:29:57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近日引發熱烈討論的電影《小丑》,上映不到一個月票房即破三億,劇中為精神疾病所苦的亞瑟,因貧窮、失業、社會福利制度缺失及被社會大眾不友善對待,引發他連續殺人的瘋狂行徑。社會的冷漠造就了小丑的誕生,帶出許多發人省思的意義。2017年林奕含事件,亦曾讓精神疾病備受社會關注;2019年台灣的社會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成為姊姊重大的生命課程,帶出精神障礙者家屬的...... [閱讀更多]

打死不退的山豬精神 李婉玲陪寶來居民走過漫長復健路

2019-11-14 17:15:22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我們努力就能改變社區嗎?因為做社區,社區就會變得美好?產業就會迴流?環境就會變好?人就會回來?地方就會變得很有凝聚力嗎?」高雄寶來人文發展協會(前寶來重建協會)的執行長李婉玲認為,很多人都是這樣相信,但事實上在社區工作的過程中,永遠不會那麼順利,也會一直有人持反對意見,可是哪怕只有幾個人願意做這些對的事情,僅影響了一點點人,只要讓社區稍稍變好,就很值得,也會有更多人跟著一起行動!代課老...... [閱讀更多]

不讓重症兒被遺忘 小兒在宅醫療讓孩子走上回家的路

2019-11-12 11:01:21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提到在宅醫療,我們常聯想到失能長者,但在社會的角落也有一群需要在宅醫療的孩子。日本早在20年前,就發現重症兒童對在宅醫療的需求。當時日本正開始以照顧高齡者為主的在宅醫療,前田浩利醫師在千葉縣成立青空診所,藉著支援高齡者的在宅醫療實踐,逐漸開創以兒童需求為主的在宅醫療;之後又在東京墨田區開了第一間小兒在宅醫療診所,目前已有多個據點,讓日本的小兒在宅醫療成了另一個專業領域,每一位醫師都是早出...... [閱讀更多]

仕安傳奇沒有魔法 「造人」讓青年願意回留農村

2019-11-11 11:30:19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近年來被稱為「嘉南平原上的烏托邦」的仕安社區,是個典型的農村,之前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移,以及社區內沒有醫療機構等問題,但這些年來,他們用一包米的力量,讓長者合作共老。數年前,有一位空間專業者林鍵樺來到這個社區,協助改善環境,並進行場域建構空間藝術,讓社區產生改變。後來更吸引了許多青年進到社區服務,產生了與社區真實連結的實作過程。今年(2019年)10月19日,林鍵樺將陪伴與協力的過程與...... [閱讀更多]

公共藝術也要有溫度──談公共藝術參酌在地文化的重要性

2019-11-08 16:10:43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鄭維棕(《汐止文化網》創辦人)台灣時常進行大型的公共建設,並佈建在各個鄉鎮市中。根據政府《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9條規定,所有公共建築物皆應設置之公共藝術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的百分之一,但如果是屬於政府的「重大公共工程」所設置之公共藝術價值,就不受不得少於該工程造價百分之一之限制。《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在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公布以後,如雨後春筍般的大型公共藝術品就出現在台灣各地的許多小鄉小鎮中...... [閱讀更多]

台南正興街經歷花開花謝 高耀威堅持繼續做種花人

2019-11-08 14:57:00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結合在地文化與現代音樂的台南本土音樂活動「南吼音樂祭」,自2013年起,在每年十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舉辦,近三年音樂季開始由各社區輪流主辦,今年(2019年)由號稱「台南人客廳」的正興街籌辦。活動沿襲「南吼」的主要精神,更秉持正興街節能省碳的原則,除了舞台背板是由台南知名的電影看板師傅顏振發老師所繪製,其他的活動佈置及現場標示,都是由街民手工製作輸出。正興街也藉由今年音樂季主題「破壞王」,來...... [閱讀更多]

異鄉人成了同鄉人 Mingalar par緬甸街楊萬利

2019-11-08 14:52:16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吳欣芳身穿白色T恤和簡單的牛仔褲,一頭短髮的「Mingalar par緬甸街」創辦人楊萬利剛結束一場教育廣播電台邀請的「華新街」導覽,連午餐都來不及吃,就以笑臉迎接這次採訪。「華新街」又叫做「緬甸街」,這條街從民國6、70年代,就有許多來自緬甸的華人移居至此,形塑出相當特別的在地文化,讓許多人一走進這條街,就能感受南洋的異國情調。從招牌上的緬甸文字和在地小吃,到南傳佛教的宗教活動,在在吸引各地...... [閱讀更多]

老字號社區報2.0升級版 《山城週刊》社長吳鎮坤迎戰新媒體時代

2019-10-29 16:52:38 by 社區力點線面 @ contentparty [引用來源]

文/陳佳楓因應數位時代,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改變,呈現平台與內容也跟著調整,支撐營運的力量也需轉換。曾創造東勢傳奇,並獲得卓越新聞獎的社會公器獎項的《山城週刊》,於2018年12月發行40週年時,宣布紙本報停刊,將轉戰網路平台,讓許多老讀者惋惜不已。停刊的原因,是因一手包辦編、採、寫的總編輯吳國城屆齡退休,也因週刊的訂戶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長者,年邁者凋零,訂戶逐漸減少,且沒有年輕一輩承接這項任務。「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