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所有的文章 - 共有 795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09 秒
水痘不可掉以輕心! 國小族群感染比例占最高
2019-04-26 09:28: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吳俞哖醫師呼籲,水痘主要由空氣、飛沫傳染與皮疹接觸傳染,因此隔離是避免感染很重要的方法。 一名17歲的青少年,日前因於補習班接觸到水痘患者,導致感染水痘,隨後造成口腔潰瘍,嚴重到無法進食且高燒不斷,進而接受住院治療。醫師提醒,這個年齡層的青少年在水痘中統計發生比率約在第6-7高,且因其症狀較幼童發生狀況更嚴重,身體不適情況也更明顯,因此常需要一些醫療上...... [閱讀更多]
肝硬化喝石柏汁險洗腎 醫師籲定期檢查腎功能
2019-04-25 14:1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陳一心主任呼籲,服用任何藥物,不管是中藥、西藥或健康食品,最好能規則檢查腎臟功能,尤其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病人,第一次甚至還沒服用前,都要作基本檢查,了解腎功能水準,服用一個月後再做第二次檢查確認,如果都沒問題,再每半年做一次腎臟功能抽血檢驗,確認腎功能沒有受到服用藥物影響。 喝酒喝到肝硬化,又聽信鄰居治肝偏方,竟造成腎臟功能持續衰竭!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 [閱讀更多]
急診不再只能看西醫 東部醫院成立中西醫合療急診室
2019-04-24 15:2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目前急診室「中西醫合療專區」提供各類的眩暈、急腹症、胸悶、胸痛、心悸、軟組織疼痛、經痛、偏頭痛、癌症疼痛、骨骼關節相關痛症以及腦中風等中醫治療服務,透過中醫處置能幫助快速舒緩,讓原本須留觀的患者能提早出院。 中醫常常會讓人想到調理養生等,較為慢性的疾病治療,其實在急症急救上也可以派上用場!為了提供更適合的醫療,花蓮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整合治療,中西醫合...... [閱讀更多]
壓力大狂拉肚子? 中醫這帖放鬆腸道
2019-04-24 14:1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腸胃是身體的第二個大腦,它會透過「腦腸軸線」與人的身心交互影響;換句話說,自閉症、慢性疲勞、腸躁症、憂鬱症、焦慮症等盛行率極高的身心疾病,都和腦腸軸線相關。 你是否老是覺得腹痛、脹氣、一緊張就想上廁所?現代人只要吃得下、排便還算ok就覺得正常,往往容易忽視腸胃問題。其實許多人的腸胃已經外強中乾,加上不良的習慣或遭遇環境上的刺激,各種不舒服症狀便開始展現...... [閱讀更多]
咬牙忍痛OUT! 戰勝類風濕性關節炎 做到這3件事很重要
2019-04-24 09:22: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臨床觀察發現口服小分子藥在某些情況有較佳的改善關節腫脹效果,又可以免去打針的痛苦、攜帶方便,普遍較受年輕族群的青睞。 又是「把自己當醫生」造成的遺憾!一名從事服飾批發工作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時曾乖乖配合治療,一陣子後自覺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症狀已獲得改善,擅自減藥甚至停藥,結果再次就診時,已經關節變形,連一般人可以輕易搬動的衣物箱都移動不了,後悔不已...... [閱讀更多]
日灌兩瓶米酒 竟罹患咽喉癌
2019-04-23 15:2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平時要注意身體出現的警訊,一旦發現頸部腫塊、喉嚨痛、喉部有異物感、吞嚥疼痛困難、容易嗆咳等症狀,應盡早就醫,別錯過治療黃金時期。 南投一名年約50歲的黃姓男子,每天至少要喝掉兩罐米酒,持續二十幾年,因為酗酒的關係,大部分的時間多沉浸在酒精與負面情緒中,忽略了這半年左側頸部冒出的腫塊。近日在家人的支持下,下定決心戒酒,至衛福部南投醫院身心科住院進行酒癮治...... [閱讀更多]
下背痛15%找不出原因 常被誤診為長骨刺導致
2019-04-23 09:22: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薦髂關節位於腰椎骨及骨盆腔交界,屬於不太活動的關節,加上無法直接由核磁共振確診,才會使病患遲遲無法找出病因。 下背痛問題約有15%找不出原因,導致常被診斷為慢性肌腱炎、長骨刺壓到神經等症狀,主要原因包括明顯滑脫、移位或神經壓迫等問題,透過核磁共振或在X光檢查較難察覺,才會導致較難確診慢性下背痛的真正原因;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指出,像薦髂關節病...... [閱讀更多]
半夜疑是癲癇像中邪 原來是長腦膜瘤
2019-04-22 14:1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腦膜是腦部外層的一層組織,腦膜瘤多為良性,長得慢,通常易發生於70歲以上的患者身上。常見的腦瘤症狀有頻繁的頭痛、平衡不佳、困難行走、癲癇發作等症狀。 一名65歲的劉姓病患,日前於工作中突然發生呆滯、軟弱無力等疑似中風的症狀,經同事協助送至區域醫院,進行各項抽血檢查診治後,卻都無異常發現。由於劉先生事後仍持續發燒,到半夜甚至出現抓狂、抽搐、咬舌等疑似癲癇...... [閱讀更多]
術後止痛多管齊下 減痛更有效
2019-04-22 10:0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最新的術後止痛策略,是依據引發傷口疼痛的不同生理機制多管齊下,非單靠傳統的嗎啡類止痛藥。 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 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 [閱讀更多]
巴金森症可辨別 早期治療延緩惡化
2019-04-22 08:20:00 by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健康醫療網 [引用來源]
巴金森病人智力沒有退化,但行動變遲緩,走路不穩、靜止性顫抖、面具臉、齒輪狀僵硬、便祕等等行動障礙,都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 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