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

(示意圖) 前幾天「讓座」事件被吵得沸沸揚揚,到底讓座的標準在哪裡?該讓哪種人座?從何判斷有「隱性需求」的旅客?誰根本不想被讓座?這件事扯到價值觀、扯到道德標準也扯到同理心,雖說當時台灣倡導、教育的「禮讓美德」是一番美意,但在其他國家這樣的行為還可能被認為是不尊重別人。 因為最近的讓座事件也讓「博愛座」的存廢又拿出來討論,博愛座有存在的必要嗎?當初設置博愛座是希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