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粽是種流行千年的傳統美食,無論是不是端午節,肚子餓時在永和豆漿店看到,總會想來上一顆。



粽子的起源在於祭祀屈原,吸引魚蝦注意,而後傳遍神州土地,爆紅至今,更融入各地風俗民情,有著大不相同的口感跟吃法,光在台灣,粽子就有北中南三地之分,且今年遇上疫情,端午連假沒辦法外出,很多家庭選擇自己在家裡包肉粽。



想自己包肉粽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本篇為您介紹,簡易的肉粽做法!


肉粽材料



1.糯米2斤(1斤能包15粒粽子)



2.粽葉兩綑,棉繩兩束



3.五花肉或瘦肉2



4.乾香菇20



5.紅蔥頭10



6.蝦米、蘿蔔乾、花生、栗子、鹹蛋黃適量(視個人口味決定)



 


包肉粽簡單五步驟



步驟1:先處理大餡料



爆香乾香菇後盛起,再爆香紅蔥頭後,加肉塊拌炒,再下醬油、胡椒粉,將肉塊、香菇、花生一起滷到軟爛。




步驟2:再準備小餡料



起油鍋爆香蝦米,再拌炒蘿蔔乾,最後加入少許醬油,炒到乾爽不帶汁水。



若愛吃栗子和鹹蛋黃,可以買即食型的材料,減少備料的時間!




步驟3:生米還是熟飯



北中南粽的差異看這裡,就是糯米的熟度不同!

























  • 地方



  • 製作方法



  • 口感特色



  • 北部粽



  • 糯米調味炒到全熟,再蒸出粽葉香。



  • 米粒乾爽分明,偏硬



  • 中部粽



  • 糯米調味炒到三分熟,再蒸煮至全熟。



  • 米粒Q彈,軟硬適中



  • 南部粽



  • 生糯米包好餡料,直接煮到全熟



  • 米粒較軟爛,煮粽時間長




 



北部和中部粽在包肉粽前,需要先炒米,所以用的米種和南部粽不同唷!



 



南部粽用圓糯米→https://lihi1.com/hKqNI



北、中部粽用長糯米→https://lihi1.com/06UvM



 



炒米的訣竅:起另一油鍋,放少許油拌炒糯米,炒到黏稠無法翻攪時,可添些熱水或滷肉湯汁,一直拌炒到糯米半熟湯汁漸收,就可以熄火準備包粽。



小叮嚀:拌炒糯米的過程比較費力,可以全家出動接力拌炒!



 



步驟4:摺壓摺!綁肉粽就那麼簡單



取兩片粽葉頭尾交疊在2/3處折出杯型,先放入一些糯米壓底,再加入滷肉、香菇、蝦米、蘿蔔乾等餡料,最後再增添少許糯米壓實後,粽葉覆蓋杯口兩邊抓緊後,折葉包成三角形,用棉繩捆緊固定並留下活結,才能拆解食用。



 



步驟5:蒸、煮肉粽隨你心意



準備一口大鍋加滿清水,水滾開後放一串粽子去煮,水量要多到淹沒整串粽子,約煮40分鐘,可加入一兩滴油在沸水中,這樣煮熟的粽子,糯米比較不會沾黏粽葉。



在家也可以用電鍋蒸熟肉粽,只要粽葉表面出油,呈現黏黏的質感,代表肉粽已經熟了喔!



 



簡單五步驟,你學會了嗎?



除了糯米之外,其實你的肉粽可以有更多選擇!




十穀米也能包粽子→https://lihi1.com/Qo8UV



紫米也能包粽子→https://lihi1.com/TFf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