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長散文 - 的 同標籤文章 - 共有 19 篇文章 搜尋時間 0.007 秒
爭著進國際組織、國際排名?小心當了冤大頭還呵呵笑
2014-08-14 11:31: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隨著年底選戰逼近,候選人之間交鋒也日益激烈。有趣的是,雖然是地方政府的選舉,有些候選人卻主打國際觀,將締交姊妹市、加入國際城市組織,甚至以國際評比成果來自我標榜。我也看到了在政治人物的擁護者之間,各引用馬英九及陳水扁兩位台北市前市長的「國際表現」來爭論比較。但是,「國際牌」在地方治理上,真的能發揮什麼實際效益,有說仔細說明論證過嗎? &...... [閱讀更多]
當媒體墮落成為事實,觀眾自救就是義務
2014-07-30 16:18: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數日之前,我發現好幾位在工程、科學、科技領域的朋友,有事一同在臉書轉載了某相關新聞,並且大力地譏諷、嘲笑、感嘆。本來我沒有被這條新聞吸引,在好奇之下就仔細讀了一下,愈讀愈覺得荒唐。 這則新聞是,某「科技公司」的某博士(在新聞中被封為「台灣愛迪生」)開了一場記者會,公告社會該公司做了一款足以改變宇宙的「...... [閱讀更多]
大學窩在教育部蓬蓬裙下,部長難產生卻容易一事無成
2014-07-21 17:12: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自從蔣偉寧先生從教育部長職缺卸任之後,已經快要一星期,仍由次長暫代,還沒有人選繼任補實。許多人都說到這個偏長的空窗期背後有些原因:馬政府現在不得民望,十二年國教政策也是火坑。但大家少論及的原因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長這個職位,資格狹窄,而且任事困難。 首先,找人不易。因為先別說其他的因素,在中華民國這個...... [閱讀更多]
生涯第一大題:運用自己的優勢特質
2014-07-12 21:22: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三 連載前文: 第四課,考試、生涯、營養學,像在哪裡? 從小,我知道自己的某些特質。例如說某些弱點。我的跳躍力和身體柔軟度很差。 在國中的時候,我的身高在同齡男生之中算是中等,現在也是。但是,班上只有兩個人無法跳起來拍到教室門口「三年十...... [閱讀更多]
Uber 來襲,運將注意!
2014-07-10 11:09: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2014年6月11號,很巧。倫敦、柏林、巴黎、羅馬、馬德里這幾個大城市交通同時卡死打結。在那天,歐洲各大城市的計程車司機聯合抗議。他們將車開上道路,然後放慢速度,甚至停下,只要三四輛,就癱瘓一條寬闊的馬路。他們抗議:競爭快要把他們逼上絕路了。 和捷運或公車競爭?不是。是和軟體競爭。和所有不開計...... [閱讀更多]
第三課,生涯陷阱:下班後帶回家的,不只薪水
2014-06-18 14:32: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大學先想畢業後 - 連載之十一 下班後帶回家的,不只薪水。 有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和我描述他的童年到少年的家庭生活。 在比較小的時候,一直認為我爸是個很暴躁、易怒的人。我和妹妹都很怕爸爸,他總是板著一張臉,隨時不開心。常常晚...... [閱讀更多]
「小確幸」背後的大格局、真野心、硬底氣
2014-05-05 14:13: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看看大陸現在發展成什麼樣子了,我每次來,都不一樣,一直開新路,一直造新樓,高端消費的百貨和店鋪也一間一間開,科技園區幾萬幾萬平米地建。每次回到台北,卻總是一樣,停滯了。年輕人還在自滿於種種小確幸。」 一段時日之前,出差至上海。從機場到飯店,座車在高架快速路上奔馳。隨同的一位長輩、長官,欽羨地看著窗外的高...... [閱讀更多]
《康熙來了》 快要走了?
2014-04-29 16:52: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似乎,《康熙來了》製作群,沒有看見各種警示訊號:它犯了電視節目不該犯的錯誤。這個錯誤,不是低級的內容,不是置入的痕跡,而是:不好看。 使《康熙來了》廣受喜愛的精髓,一絲一絲蒸散揮發了,它的觀眾,一個一個起身離場了,這個節目,恐怕再過不了多久,要打包下架了。 &...... [閱讀更多]
回覆讀者:擔心被學校二一退學?也許應該先開除學校
2014-04-23 16:11: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讀者來信:(稍經精簡及改寫) 棧主你好,我是就讀○○大學○○系的小清,之前聽過您對教育的見解,覺得感觸良多。 近期本校學生會候選人,提出廢除二一制度的訴求。不知道您對二一制度的看法為何?二一制度應該廢除,以提升學生自主性嗎?謝謝您。 小清你好, 感謝來信。貴校學生會候選人對學校制度提出反思,這是很可喜的事情。 ...... [閱讀更多]
當醫生父親將孩子當成小白鼠的那一刻
2014-04-22 11:02:00 by 謝宇程 @ 學與業壯遊 [引用來源]
如果你要為瘋子、變態找一個代表,這位也許就是了。 在十八世紀,有位英國醫生,就是這樣的人。他不顧妻子的哭泣、懇求、反對,將牛隻染病後的瘡膿取出,在他兒子的手臂上劃出傷口,把瘡膿塗上去,「刻意地」,絕對是刻意地,讓兒子染病。而他的兒子也確實染病了,在床上躺了六星期...... [閱讀更多]